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2025年度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历史起自于1952年7月创建的西藏工委机关生产基地——七一农业科学技术试验场。70多年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和参与了西藏农牧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史,形成了“立足高原、服务三农、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农科精神和“特色、开放、创新、务实”的办院方针。科技人员中产生了2位革命烈士、1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位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2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9位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5位全国劳动模范、9位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和2位全国边陲优秀儿女。
下设农业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草业科学研究所、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等8个专业机构,建有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工程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2个区域性试验、科技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
现有3个国家级创新团队、6个高原农业科技联合创新团队、8个院级创新团队、12个所级创新团队。
一、引进岗位
柔性引进岗位需求
引进岗位 | 条件要求 | |||||
单位及岗位要求 | 主要目标任务及成效 | 工作形式 | 学历学位 | 专业技术职务名称 | 专业或研究领域 | 其他要求 |
科管处农业信息化建设指导专家 | 技术驱动。以数据和算法优化科研流程,实现项目申报、进度跟踪、经费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将科研设备、人才、资金等资源与项目需求精准对接;需求导向。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增强科研实用性;建立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数据库,提供专利申请、技术评估、交易等一站式服务;战略引领。基于数据分析,为政策制定与科研规划提供前瞻性支持,推动政策精准落地;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分析全球农业科技动态,预测未来研究方向;建立农业科研风险评估模型,预警技术、市场、政策等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 技术指导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研究员及以上 | 农业信息化 | |
农业研究所作物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技术指导岗位 | 指导粮油作物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创新团队开展粮油作物高产高效生理机制研究,参与研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区域适宜的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并开展示范;提出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项,申报专利1件,开展技术培训1-2次,指导团队项目申报1-2项。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员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主要从事麦类作物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技术相关研究,且对西藏粮油作物生产熟悉。 |
农业研究所作物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技术指导岗位 | 指导栽培创新团队开展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以共同申报农机化项目未抓手,推动团队农机装备研发科研水平;依托高原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开展高原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适应性改造,农机检测;申报专利1-2件,开展农机现场示范1-2次。 | 技术指导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副研究员及以上 | 农业机械化工程 | 熟悉西藏农业生产中农机装备需求,每年进藏3-5次 |
畜牧兽医所 团队指导专家 |
开展畜禽重要疫病(布鲁菌病、结核病)防控技术培训1-2次;联合建立1-2种可用于西藏地区畜禽疫病监测的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2篇;联合申请畜禽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专利1-2项; 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申报讲座1-2次,指导不少于3人次开展各类项目申报; 结合自身专业和科研平台优势,提供兽医学科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意见、建议。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员 | 兽医微生物与免疫 | |
畜牧兽医所 科研团队指导专家 |
协同团队开展藏猪、藏羊健康养殖研究,挖掘藏猪纤维高效降解菌1-2株,开发藏羊营养调控及环境控制技术 1-2项,并在藏区示范推广应用,服务藏区高效健康养殖;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篇;围绕科研创新、项目申报、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开展1-2次;为西藏农牧科学院提供畜牧学科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意见建议2件。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员 | 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 | |
蔬菜研究所热作室茶树资源育种与遗传改良 | 围绕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优异资源发掘、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挖掘优异种质3-8份;基于液相芯片解析西藏本土50份茶树种质遗传背景;培养茶树育种优秀青年科研人才1-2名;提高西藏茶树育种科研成果与创新水平。 | 技术 指导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员 | 茶树资源育种与遗传改良 | |
蔬菜研究所经济林团队;光核桃病害研究和应用 | 指导团队开展光核桃桃干果实病害和不同来源的流胶病研究,筛选光核桃的果实桃干晾晒过程中的果实病害病原1-2个,开展病原浸染机制研究,提出适合西藏传统桃干制作中果实病害防治措施1-2个;对西藏光核桃不同来源的流胶病约20个单株开展病原筛选鉴定研究。 | 技术指导 | 博士/出站博士后 | 副研究员及以上 | 果树栽培与病害防治 | 已发表SCI论文Q1,2-3篇 |
蔬菜研究所育种研究室辣椒育种 | 围绕西藏地方辣椒等特色蔬菜资源开展选育技术指导,申报或登记蔬菜新品种1-2个,发表核心及以上科技论文1-2篇,开展基层园艺技术培训或学术交流1次,培训30人次以上。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员/所长 | 入侵生物学/蔬菜育种与栽培 | 从事高原特色辣椒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工作,并获得相应科技奖项、登记辣椒等茄科蔬菜品种者优先。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团队负责人 | 围绕解决典型区域耕地主要障碍因子、生物培肥等技术瓶颈,集成有机培肥、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技术,建立"改良-培肥-增产"三位一体耕地质量提升模式,形成耕地地力提升技术体系;探索高原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研发盐碱地改良调理剂产品,初步形成西藏盐碱地研究与有序开发实施方案,为未来进一步开发治理高原盐碱地初步奠定技术基础;研发新型盐碱地改良产品2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培养本土技术骨干3名,为高寒生态区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副研究员及以上 | 土壤学、植物营养学 |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植物营养与耕地保育团队,技术评估与指导 | 基于高原生境特殊,微生物资源独特的优势,筛选高效抑菌促生型PGPR菌株,构建高原微生物资源库,利用功能互补构建合成微生物群落,优化发酵条件,创制高效微生物菌剂;基于上述高效菌剂研制新型生物有机肥和相关土壤调理剂,形成西藏土壤有机质综合提升技术方案,为改良高原低产退化土壤奠定技术基础;研发高效合成微生物菌剂1-2个,新型生物有机肥配方2-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培养本土技术骨干2-3名,为高寒生态区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员 | 土壤微生物 | |
草业科学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科技创新指导岗位 | 指导开展西藏特色牧草荨麻的生产和产品开发研究,预计协助厘清西藏荨麻资源的分布情况,收集荨麻种质资源10份以上,开发草产品2种。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员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草业科学研究所生态修复科技创新指导岗位 | 指导和协助完成全所草原生态方面的课题研究;指导和协助团队成员开始项目申报;能够在草原生态方面带领团队、培养人才;开展学科建设,野外实验站建设方面的协助和指导工作。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研究员 | 土壤生态学/草地生态学 | |
草业科学研究所生态修复科技创新指导岗位 | 针对高寒草地退化、沙化治理、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等难题,开展耐寒牧草品种选育、退化草地修复等技术研发;协助申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提升研究所学术影响力;通过讲座、实地指导等方式培养本地科研人员,提升团队科研能力;为西藏草牧业发展规划、生态补偿机制等提供智库支持。 | 技术指导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草地生态学 | |
二、引进范围及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党的科研事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新西藏,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及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和高原环境的身体条件;
5.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
6.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引进:
1.曾因违纪违法或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3.因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的;
4.受党纪、政纪处分,处分期未满的;
5.被依法列为失信惩戒对象;
6.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人员;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引进待遇
按照西藏自治区相关规定享受个人补助、薪酬待遇、住房政策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1.工作经费补助。对于柔性引进自治区高层次人才的用人单位,每引进1名按A、B、C、D层次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工作经费补助。
2.个人补助。通过柔性方式引进,签订在藏工作协议书的A、B、C、D类人才,除在藏工作协议书规定的待遇以外,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个人补助。
3.薪酬待遇。柔性引进的人才享受我区同级别薪资待遇。经与本人协商,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可实行技术入股、智力入股和管理入股等收入分配形式。
4.住房政策。柔性引进的人才,在拉萨无私有住房的,优先调剂安排在院创新楼。
5.其他待遇。高层次人才在藏工作期间,优先推荐参加国家、自治区举办的国情研修班,申报、参评国家重大人才项目。
四、引进方式
坚持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通过技术指导等柔性引进到我院服务。
五、引进流程
(一)应聘人员报名
报名时间:根据报名情况,组织资格审查和评审,招满即止。
报名材料: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表》;
2.自荐书;
3.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职称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复印件;
6.获奖证书或证明复印件;
7.参与科研工作相关证明材料(项目合同封面、项目组人员名单、签字盖章页复印件);
8.学术成果证书(含发明专利)复印件;
9.任职证明材料;
10.其他需要的材料;
上述材料将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如有虚假,后果由应聘者个人承担。
报名方式:应聘人员可以现场报名或快递邮寄方式将报名材料邮寄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政工人事处,也可以通过线上将报名材料的电子版打包后发送至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政工人事处邮箱。不接受电话形式报名。
(二)资格审查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各研究所组织人事部门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再报送至院政工人事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院政工人事处组织专家对初审通过人员进行评审。
(三)公示
经集体研究,根据审查、体检结果确定拟引进人员,并公示7个工作日。
(四)引进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签订《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协议》。
六、纪律与监督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引进资格,并对相关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七、其他注意事项
本公告如有变动,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在单位官网(http://www.taaas.org)上及时通知。
八、联系方式
材料投递邮箱:taaasrsc@163.com;
联系人:央拉0891-6869166;
通讯地址:西藏拉萨市城关区金珠西路130号区农科院政工人事处,邮编:850000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2025年6月17日
原文出处:
http://www.taaas.org/info/1107/15275.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 博士交流群:32805967
- 北京硕博交流群:290718865
- 上海硕博交流群:79953811
- 天津硕博交流群:290718631
- 重庆硕博交流群:287970477
- 江苏硕博交流群:38106728
- 浙江硕博交流群:227814129
- 广东硕博交流群:227814204
- 湖北硕博交流群:326626252
- 山东硕博交流群:539554015